注册
投稿
帮助
登录长江蔬菜账号

立即注册

百科 > 植保技术 > 叶菜 > 茼蒿

茼蒿菌核病

2015-11-09 15:06

为害症状

主要发生在茼蒿茎基部,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病,发病初期初呈水浸状褐色腐烂,湿度大时,病部表面长出白色菌丝体,后期形成菌核,菌核初白色,后变为鼠粪状黑色颗粒状物,致植株倒折或枯死。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菌核遗留在土中,或混杂在种子中越冬或越夏。混在种子中的菌核,随播种带病种子进入田间,或遗留在土中的菌核遇有适宜温湿度条件即萌发产出子囊盘,释放出子囊孢子,随风吹到衰弱植株伤口上,萌发后引起初侵染,病部长出的菌丝又扩展到邻近植株或通过病健株直接接触进行再侵染,引起发病,并以这种方式进行重复侵染,直到条件恶化,又形成菌核落入土中或随种株混入种子间越冬或越夏。南方2—4月及11—12月适其发病,北方3—5月发生多。本菌对水分要求较高。相对湿度高于85%,温度在15—20℃利于菌核萌发和菌丝生长、侵入及子囊盘产生。因此,低温、湿度大或多雨的早春或晚秋有利于 该病发生和流行,菌核形成时间短,数量多。连年种植芹菜、葫芦科、茄科及十字花科蔬菜的田块、排水不良的低洼地或偏施氮肥或受霜害、冻害条件下发病重。此外,栽植期对发病有一定影响。

防治方法

(1)实行3年轮作。

(2)从无病株上选留种子或播前用10%盐水选种,除去菌核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晾干播种。

(3)适度密植,及时拔除杂草。

(4)设法降低棚内或田间湿度,发现病株及时拔除,携出田外集中烧毁,以减少菌核形成。收获后及时深翻或灌水浸泡或闭棚7—10天,利用高温杀灭表层菌核。

(5)采用地膜覆盖,阻挡子囊盘出土,减轻发病。

(6)采用生态防治法避免发病条件出现。

(7)发病初期开始喷洒5%速克灵或50%扑海因或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0%防霉宝超微粉600倍液、20%甲基立枯磷乳油l000倍液,667m2喷对好的药液60L,隔8—9天1次,连续防治3—4次。

(8)棚、室栽植芜萎使用15%腐霉利(速克灵)烟剂或45%百菌清烟剂,每667m2 250g,熏1夜,隔8—10天1次,连续或与其它方法交替防治3—4次。如喷撒5%百菌清粉尘剂,每667m2/lkg。采收前7天停止用药。

如您需要更多的帮助,就去提问吧!
下一篇:茼蒿褐斑病
上一篇:茼蒿潜叶蝇